Go语言没有结构化异常,使用 panic 抛出错误,recover 捕获错误。
异常的使用场景简单描述:Go中可以抛出一个panic的异常,然后在defer中通过recover捕获这个异常,然后正常处理。
panic:
1、内置函数
2、假如函数F中书写了panic语句,会终止其后要执行的代码,在panic所在函数F内如果存在要执行的defer函数列表,按照defer的逆序执行
3、返回函数F的调用者G,在G中,调用函数F语句之后的代码不会执行,假如函数G中存在要执行的defer函数列表,按照defer的逆序执行
4、直到goroutine整个退出,并报告错误
recover:
1、内置函数
2、用来控制一个goroutine的panicking行为,捕获panic,从而影响应用的行为
3、一般的调用建议
a). 在defer函数中,通过recever来终止一个goroutine的panicking过程,从而恢复正常代码的执行
b). 可以获取通过panic传递的error
注意:
1、利用recover处理panic指令,defer 必须放在 panic 之前定义,另外 recover 只有在 defer 调用的函数中才有效。否则当panic时,recover无法捕获到panic,无法防止panic扩散。
2、recover 处理异常后,逻辑并不会恢复到 panic 那个点去,函数跑到 defer 之后的那个点。
3、多个 defer 会形成 defer 栈,后定义的 defer 语句会被最先调用。
异常处理
一、panic、recover 参数类型为 interface{},因此可抛出任何类型对象。
func panic(v interface{}) func recover() interface{} package main import ( "fmt" ) func main() { defer func() { if err := recover(); err != nil { fmt.Println(err) } }() panic("panic error!") }
二、延迟调用中引发的错误,可被后续延迟调用捕获,但仅最后一个错误可被捕获。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func main()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recover()) }() defer func() { panic("defer panic") }() panic("panic error") }
运行结果:
defer panic
三、捕获函数 recover 只有在延迟调用内直接调用才会终止错误,否则总是返回 nil。任何未捕获的错误都会沿调用堆栈向外传递。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func main()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recover()) //有效 }() defer recover() //无效! defer fmt.Println(recover()) //无效! defer func() { func() { fmt.Println("defer inner") recover() //无效! }() }() panic("panic error") }
运行结果:
defer inner <nil> panic error
四、使用延迟匿名函数也有效的。
package main import ( "fmt" ) func main() { defer func() { fmt.Println(recover()) }() panic("panic error") }
运行结果:
panic error
五、如果需要保护代码段,可将代码块重构成匿名函数,如此可确保后续代码被执 。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func main() { divide(2, 1) } func divide(x, y int) { var z int func() { defer func() { if recover() != nil { z = 0 } }() panic("panic error") z = x / y return }() fmt.Printf("x / y = %dn", z) }
运行结果:
x / y = 0
六、Go语言实现类似 try catch 的异常处理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func Try(fun func(), handler func(interface{})) { defer func() { if err := recover(); err != nil { handler(err) } }() fun() } func main() { Try(func() { panic("panic error") }, func(err interface{}) { fmt.Println(err) }) }
输出结果:
panic error
七、goroutine 中使用 recover
如果某个goroutine panic了,而且这个goroutine里面没有捕获(recover),那么整个进程就会挂掉。所以应当产生一个goroutine,就需要写下recover。
package main import ( "fmt" "sync" ) func main() { wg := sync.WaitGroup{} wg.Add(1) go func() { defer wg.Done() defer func() { if err := recover(); err != nil { fmt.Println("panic:", err) } }() var m map[string]string m["name"] = "oldboy" }() wg.Wait() }
如何区别使用 panic 和 error 两种方式?
惯例是:导致关键流程出现不可修复性错误的使用 panic,其他使用 error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变化吧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变化吧联系。
- 赞助本站
- 微信扫一扫
-
- 加入Q群
- QQ扫一扫
-
评论